當前位置 >網站首頁> 集團新聞>誰搶走了傳統實體制造業的利潤
發布時間:2021-08-16 14:43:34瀏覽:2959次 標簽:搬家公司
摘要:近年來,人們對數字化經濟愈發警惕,無論是信息安全、反壟斷、大數據泄露隱私還是監管規制等方面,都體現了人們正在警惕規避“屠龍少年在資本加持下,變成新的惡龍”的事件。
時代的發展浪潮把一波又一波的新行業新業態推上歷史舞臺,又更新迭代、融合進步。
近十年來,金融、房地產、互聯網電商勢頭兇猛,尤其是互聯網平臺經濟異軍突起,人們基本的吃喝住行、購物、美容、物流、搬家等方方面面都被數字平臺經濟涵蓋,與之相反,昔日龍頭老大的實體制造業被沖擊,市場份額被擠壓。
在變化發展中,宏觀經濟業態發生了悄然巨變。
曾幾何時,我們發現,自己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數字經濟,買菜不再去市場,從社區團購軟件上點一點,有人送上門;采購日常用品不再去商店,看看直播,看看購物軟件,等著快遞送上門;出行先看地圖導航,搜索的士,不用再攔路叫車;房間臟了不再動手,從同城軟件找家政阿姨上門;吃飯不再自己做,外賣上應有盡有;搬家不再找搬家公司,而是用習慣了的同城軟件……
數字經濟搭建了橋梁,拉近了消費者到線下實體的距離。但人們也被便利的科技培養得越來越懶,懶到依賴一切便捷可得的東西。
直到有一天,人們發現,網上買的衣服貨不對板,外賣送來的食物衛生堪憂,沒有經過挑選的蔬菜沒有靈魂,上門服務的師傅沒有技能培訓,素質參差不齊,此外,價格也從原來的大折扣、超低價,變成了悄然漲價和殺熟,越是忠實用戶,越貴,越是新用戶越便宜。
大數據監控顯示,張三一天搜索了房地產樓盤1次,外賣點了一份漢堡,語音電話里和朋友提到了2次洗碗機,前天約四通搬家公司搬家,今天打車出門到電影院,支付票據1張。系統推斷他是單身,喜提同城交友廣告,買房貸款廣告一份,洗碗機廣告一份,投影儀廣告一份。張三覺得,科技太貼心了,太人性化,太好用了,想什么來什么……不斷買買買后發現,不僅好多東西閑置了,卡也刷爆了,而且推送的東西不比其他便宜多少。
終于有一天,人們發現了端倪,開始控訴商業資本壟斷式投喂,控訴科技智能綁架人類,控訴無孔不入的商業廣告,于是慢慢回過頭來,尋找消費的初心和溫度。
買衣服的樂趣,是逐一摸過真實的布料,不斷試穿挑選;享受食物,就是自己親手烹飪食材,才能確保健康與呵護脾胃;家政、搬家,這些依托服務人員的服務,更需要對服務人員的考量。快捷、便利、迅速可得不是消費需求的全部,線下場景、線下服務是平臺經濟的短板,卻是實體制造業的長項。
實體制造業用了幾十年時間筑造產業鏈,在互聯網經濟的沖擊下被迫轉型,迎合變化,主動探尋轉型生存之道。在數字平臺經濟、傳統實體制造業兩大陣營之外,還有更多新的商業模式亟待探索,無論還是前幾年流行的O2O,還是現在自營與加盟相結合的新業態。我們相信,在一時的激情和狂歡之后,所有的線下服務都 終要回歸質樸的人與人的溫度服務,而非冷冰冰的智能機器。
搬家百科